查看原文
其他

梅派第3代传人胡文阁:我太太太太太难了~~~

传歌人民歌君 民歌中国 2022-12-28

信息,从这里触达民歌圈


近日,京剧梅派第三代传承人胡文阁登上了央视《环球综艺秀》的舞台,为全国观众带来了一曲惊艳的戏腔版《我爱你中国》。这首作品,我们听过了无数的版本,但“戏腔版”,还是比较罕见的,可谓是别出心裁,让人耳目一新。


视频:胡文阁演唱《我爱你中国》


近年来,胡文阁没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。他用一场又一场惊艳表演,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与欢呼。只是,在光环的背后,到底隐藏着多少的艰辛,也是常人很难理解了。如果用2019年的流行语来形容,那便是——我太难了!!!


反串


胡文阁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梅派唯一的乾旦(男旦)传人,号称“中国反串第一人”。


早年,他常以反串歌手的形象出现在舞台,也因美艳妖娆的扮相而轰动全国。

 


可反串在给他带来掌声与欢呼的同时,也带来了质疑嘲笑


“反串”一词在许多情况下都被人诟病,甚至夸张地称其“不伦不类”,即便是不介意的人,也就是看一看乐一乐罢了。

胡文阁曾坦言,反串不过是哗众取宠,终归算不上真正的艺术。


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,他终于在30岁时抛弃了“反串歌手”的身份,重拾戏曲,潜心向梅葆玖先生学习国戏。


正是这一坚如磐石的决心,才有了梅派传承的后续。


负面


曾经,京剧圈中流传着一些关于胡文阁的负面声音:他从小学习的并不是京剧,而是秦腔姓“胡”而不姓“梅”……


一些从小学习京剧的人,对于胡文阁成了“角儿”一事,也抱着怀疑的态度,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,甚至投来异样眼光。

 


纵观胡文阁的戏曲之路,他从12岁开始学习戏曲,该学的、该练的,他一样没落下。而该吃的苦、该受的伤,他也都一一经历。扎实的基本功为他后来的大红大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
拜师后,他更加诚恳、更加认真地学习梅派艺术,而且是系统化的。在大大小小的舞台上,他总能给人们带来惊喜。在传播戏曲文化的同时,他还适度地在京剧中融合现代元素,使其更易于接受。如今的他,已完全撑得起“传人”的名号。


小众


不得不说,在流行乐盛行的环境下,戏曲显得颇为小众


在传统社会中,旦角多为男性扮演,梅兰芳时期达到顶峰,梅派艺术更是享誉中外。

 


无论是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,还是外来文化的冲击,在种种原因的作用下,这门艺术似乎正在逐渐走向“衰落”,中国范围内能登台表演的男旦艺术家少之又少。

为了普及京剧,胡文阁也做过许多尝试。比如他曾和周华健、林志炫等流行歌手合作,把京剧融入到流行歌曲中,以此让更多人领略京剧的独特魅力。

 

岁月

光阴似箭,日月如梭,文阁已经五十多岁


舞台上,他的嗓音和身段都不及当年,尽管他在平日里反复练习、台上尽全力完成表演,却也无法改变随年龄渐长所带来的限制

 


胡文阁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、一颦一笑都是经历过无数次的训练后才得以形成的。无疑,正是怀着对京剧艺术的无限热爱,他才能坚持到今天,取得今日之成就。


尽管每次在舞台的呈现都令人大呼过瘾;尽管人们对京剧的关注度还是不小;然而,对于一个演员来说,随着岁月的流逝,演不动似乎是无法改变的宿命。这点,胡文阁也不无担心。


传承


对于一门艺术而言,传承是至关重要的。


几年前,胡文阁也曾有过“传承”的担忧。自从1949年后,京剧男旦不再被提倡,我国的各大院校也都没有公开招收男旦,就连戏曲剧院也鲜有招收男旦演员。这让他格外忧心和头疼。

 

视频:巴特尔演唱《梨花颂》


直到一位叫巴特尔的小男孩出现,这份担忧才逐渐消散。巴特尔曾凭借一曲《梨花颂》惊艳众人,还得到了梅葆玖大师的赞赏。

 


2017年,在梅葆玖大师逝世一周年的日子,12岁的巴特尔正式拜师胡文阁,成为京剧梅派第四代男旦传人。真正的传承者一定是德才兼备的,时隔多年,胡文阁终于找到了这个人。

 

如今,许多传统艺术都面临着“传承”的问题,继承与弘扬传统艺术已迫在眉睫。作为京剧梅派第三代传承人,胡文阁正心无旁骛、竭尽所能,誓把京剧艺术传承和发展下去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